新聞動態
- 2014-07-11 19:41:15
-
電力工具稱自2013年以來,霧霾、PM2.5已成為熱詞。在2014年全國兩會上,在環保的議案提案和建議中,有關霧霾的很多。其中,特高壓治霧霾亦高調上了兩會,眾多能源行業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紛紛表現出對特高壓發展的高度重視。
3月3日,全國政協常委、國家電網董事長劉振亞在人民政協報上發表署名文章《發展特高壓電網破解霧霾困局》,提出加快發展特高壓是解決霧霾問題的治本之策。
國網能源研究院副總經濟師白建華表示,未來通過跨區送電,特別是特高壓電網,把煤電基地大規模建設的高效的、低排放的煤電輸送到東中部地區,實現終端用能的“以電代煤”,將是特高壓電網調整能源結構的重要內容。
對于“特高壓治霧霾”的言論,業內有不少人提出了反對意見。他們表示,當前國內仍以燃煤發電為主,遠距離輸電只是將本該在東部地區燒的煤提前在西部燒掉而已,污染從A地轉移到B地,從總量看,污染沒有實質改變。而且,長期以來的輸煤格局也導致西部地區火電產能遠遠無法滿足東部需求,如果要在短時間內實現輸電,勢必導致“小火電”的無序增長,污染將更加嚴重。另外,特高壓交流的線損網損一直備受爭議,如果電損過大,是否得不償失?
目前,火電環保措施主要依靠加裝脫硫、脫硝設備,環保成本較高,有的發電企業為降低成本,或者使用包含污染物質的劣質煤炭發電,這也是造成污染的原因之一。
中電聯秘書長王志軒曾表示,特高壓需要科學的規劃和論證,實現資源配置還要算清楚經濟賬。霧霾的主要原因是能源結構的問題,而這并不是簡單的“以電代煤”能夠解決的問題。
今后,隨著國家治理大氣污染等措施的出臺,跨區送電的情況將會越來越多,而是否采用交流特高壓輸電的爭議也會持續。
- 上一篇 [返回首頁] [打印] [返回上頁] 下一篇
產品搜索